內容摘要:今年3月日本福島發生核泄漏事故之后,*暫停審批新項目和已開展前期工作的核電項目。與此同時,中核科技、中國一重等的zui大跌幅都超過了50%。如今,經歷了長達半年的調整,我國核電閥門市場又發生了哪些新的變化呢?
中核科技是大的特種閥門開發與生產制造基地及閥門出口企業,是中國閥門行業的上市公司,始終在特種工業閥門制造領域保持著地位。
9月20日,*正式發布了《關于批準國核電站運行服務技術有限公司擴大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許可證活動范圍的通知》,批準國核電站運行服務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國核運行)擴大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許可證活動范圍,開展全范圍資質的民用核安全設備無損檢驗活動。次項舉措表明,國核運行將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以*的技術和的服務為核電站的安全和質量提供保障,更好地實施國家核電運行服務技術板塊戰略。
另一方面,《核電安全規劃》制定工作正陸續展開,年底前有望發布征求意見稿。同時,《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正在抓緊修訂,相關部門還在編制核電裝備制造業“十二五”專項規劃。隨著一系列規劃的出臺,此前一直暫緩的新建核電項目審批工作或于明年初重啟。
受政策影響,中國核電市場如干柴遇上火種,一點即燃。這無疑宣告大資金開始重新關注被邊緣化的核電板塊。
中核科技是大的特種閥門開發與生產制造基地及閥門出口企業,是中國閥門行業的上市公司,始終在特種工業閥門制造領域保持著地位。經國家*及*審批,公司作為“百萬千瓦級核電站用關鍵閥門產業化”項目承擔單位,近期獲得國家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補助資金支持,補助金額合計4500萬元。其中,2011年為2000萬元,其余2500萬元為以后年度擬補助金額。
再看中國一重,由公司承建的*臺自主研制的第三代AP1000核電機組——山東海陽核電站反應堆壓力容器項目已經正式開工,公司承制了我國9個在建核電項目中8個項目的反應堆壓力容器和核電鑄鍛件,其在核電領域地位顯著。上海電氣核電核島設備在手訂單突破180億元,核電核島產品覆蓋了所有國內市場在建核電項目。
*總工程師隋永濱在近日召開的核電設備的工業性鑒定會上表示,雖然前半年中國核電市場受到了日本福島泄露事件的影響,但我國核電發展并沒有停下。我國的核電發展處于能力積蓄期,不是觀望期,也不是停滯期。現在的定位是要抓國產化,相關部門都在抓國產化,把安全和節奏調整好,為下一步核電的起步做好準備。企業也蓄勢待發,把好質量關,穩定工藝,順應市場需求謀發展。
核電建設的提速無疑將帶動核電閥門的銷售,據統計一座具有兩臺100萬千瓦機組的核電站有各類閥門3萬套。按照目前裝機容量910萬千瓦水平,要達到6000萬千瓦的規劃目標,新增年裝機容量約400萬千瓦,需要各類閥門約6萬套,約8.5億銷售規模。另外,核電站花在閥門上的維修費一般占核電站維修總額的50%以上,當我國運行的百萬千瓦核電機組裝機容量達到2000萬千瓦時,每年核電閥門的維修、更換費用就將達到6.7億元人民幣。
由此看出,我國閥門產品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隨著石油開發向內地油田和海上油田的轉移,以及電力工業由30萬千瓦以下的火電向30萬千瓦以上的火電及水電和核電發展,閥門產品也應依據設備應用領域變化相應改變其性能及參數。能源發展的另一面就是節能,所以從節約能源方面看,要發展蒸汽疏水閥,并向亞臨界和超臨界的高參數發展。
同時,隨著電站建設向大型化發展,需用大口徑及高壓的安全閥和減壓閥,同時也需用快速啟閉閥門。成套工程的需要,閥門供應由單一品種向多品種和多規格發展。一個工程項目所需的閥門,由一家閥門生產廠家全部提供的趨勢越來越大。總的來說,國家政策的鼓勵,核電閥門業務的高速增長都將成為我國閥門公司未來高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