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搜索
請輸入產品關鍵字:
聯系方式
技術文章
如何正確的選型所需的自吸泵呢?
點擊次數:615 發布時間:2014-10-1
如何正確的選型所需的自吸泵的呢?
自吸泵原理采用*的葉輪及分離盤強制氣液分離而完成吸氣過程。其外形、體積、重量、效率與管道泵相似。立式自吸泵不需要底閥、真空閥、氣體分離器等輔助設備。正常生產啟動時無需灌液,具有很強的自吸能力,可替代目前廣泛使用的液下泵(低位液體輸送泵),可作循環泵、槽車輸送泵、自吸管道泵、機動用泵等用途。
離心泵:
離心泵在輸送液體時,當液位低于時,便需要灌泵才能出水。為此需在泵進口處安裝底閥。時間一長,底閥被腐蝕或被卡位,就需要進行調換或修理,因此使用很不方便。
自吸泵選型舉例:例如北方旱田區一農戶有耕地40畝全部種植小麥時,要求一周內全部灌溉一遍.每畝用水量60m3,已測得動水位距地面垂直高度為5米,地面距灌區垂直高度為6m,那么農戶應選擇什么規格自吸泵工作呢?
1、計算自吸泵所需揚程
損失總揚程按30%考慮則H=(5+6)×1.3=14.3(m)
2、計算自吸泵所需吸水揚程
吸水揚程損失按2m考慮則H吸=5+2=7(m)
查國家標準水泵規格表可選自吸離心泵型號65ZX50-160型,它的額定流量為25m3/h,配套動力轉速為2900r/min.
對于大面積的灌區選用水泵時流量是首先考慮的指標,一般要建立泵站,單臺泵工作時要求大口徑水泵,易出現故障停機造成損失,可選用同型號多臺泵的形式,自吸泵選型舉例如下.
某灌區有水田1500畝,輪灌天數為4天,每畝一次灌水為30m3,利用渠水灌溉水泵安裝高度距水源垂直高度為3.5m,壓水揚程要求7m,問選用什么類型自吸泵合適.
1、計算所需流量
晝夜開機時間取20小時,利用系數η取0.8,則
2、計算所需揚程
損失總揚程按30%考慮則H=(3.5+7)×1.3=13.6(m)
3、計算所需吸水揚程
吸水揚程損失按2m考慮則H吸=3.5+2=5.5(m)
查國家標準水泵規格表,可選用博禹的強自吸泵產品型號200BYXZXW350-22-37-4型兩臺建立泵站,它的額定流量每臺(合350m3/h)揚程22m允許吸上真空高度6m可滿足要求.
液下泵:
液下泵解決了低位輸送的問題。但由于采用了長軸,加之葉輪有不平衡的徑向力,整個軸又為懸臂結構,因此轉動時在葉輪端造成了很大的撓度。軸越長,撓度越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軸上安裝有軸承。但由于整根軸為撓性軸,軸承不斷受到單邊磨損,磨損量較大,軸承晃動劇烈,磨損速度加快,因此液下泵損壞頻率較高。并且軸不宜做得過長,一般均在2米之內。液下泵的軸承是依靠泵輸送的介質進行冷卻和潤滑的。如果一旦泵送的介質沒對軸承進行冷藏卻和潤滑(這種情況在空泵時和進口被雜物堵塞時就會發生),就會發生燒瓦,甚至燒壞電動機。而液下泵的修理安裝是十分麻煩的。特別在輸送有腐蝕性介質時,沒有起吊工具很難完成。
自吸泵原理采用*的葉輪及分離盤強制氣液分離而完成吸氣過程。其外形、體積、重量、效率與管道泵相似。立式自吸泵不需要底閥、真空閥、氣體分離器等輔助設備。正常生產啟動時無需灌液,具有很強的自吸能力,可替代目前廣泛使用的液下泵(低位液體輸送泵),可作循環泵、槽車輸送泵、自吸管道泵、機動用泵等用途。
離心泵:
離心泵在輸送液體時,當液位低于時,便需要灌泵才能出水。為此需在泵進口處安裝底閥。時間一長,底閥被腐蝕或被卡位,就需要進行調換或修理,因此使用很不方便。
自吸泵選型舉例:例如北方旱田區一農戶有耕地40畝全部種植小麥時,要求一周內全部灌溉一遍.每畝用水量60m3,已測得動水位距地面垂直高度為5米,地面距灌區垂直高度為6m,那么農戶應選擇什么規格自吸泵工作呢?
1、計算自吸泵所需揚程
損失總揚程按30%考慮則H=(5+6)×1.3=14.3(m)
2、計算自吸泵所需吸水揚程
吸水揚程損失按2m考慮則H吸=5+2=7(m)
查國家標準水泵規格表可選自吸離心泵型號65ZX50-160型,它的額定流量為25m3/h,配套動力轉速為2900r/min.
對于大面積的灌區選用水泵時流量是首先考慮的指標,一般要建立泵站,單臺泵工作時要求大口徑水泵,易出現故障停機造成損失,可選用同型號多臺泵的形式,自吸泵選型舉例如下.
某灌區有水田1500畝,輪灌天數為4天,每畝一次灌水為30m3,利用渠水灌溉水泵安裝高度距水源垂直高度為3.5m,壓水揚程要求7m,問選用什么類型自吸泵合適.
1、計算所需流量
晝夜開機時間取20小時,利用系數η取0.8,則
2、計算所需揚程
損失總揚程按30%考慮則H=(3.5+7)×1.3=13.6(m)
3、計算所需吸水揚程
吸水揚程損失按2m考慮則H吸=3.5+2=5.5(m)
查國家標準水泵規格表,可選用博禹的強自吸泵產品型號200BYXZXW350-22-37-4型兩臺建立泵站,它的額定流量每臺(合350m3/h)揚程22m允許吸上真空高度6m可滿足要求.
液下泵:
液下泵解決了低位輸送的問題。但由于采用了長軸,加之葉輪有不平衡的徑向力,整個軸又為懸臂結構,因此轉動時在葉輪端造成了很大的撓度。軸越長,撓度越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軸上安裝有軸承。但由于整根軸為撓性軸,軸承不斷受到單邊磨損,磨損量較大,軸承晃動劇烈,磨損速度加快,因此液下泵損壞頻率較高。并且軸不宜做得過長,一般均在2米之內。液下泵的軸承是依靠泵輸送的介質進行冷卻和潤滑的。如果一旦泵送的介質沒對軸承進行冷藏卻和潤滑(這種情況在空泵時和進口被雜物堵塞時就會發生),就會發生燒瓦,甚至燒壞電動機。而液下泵的修理安裝是十分麻煩的。特別在輸送有腐蝕性介質時,沒有起吊工具很難完成。